【時報-台北電】隨川普新政關稅政策反覆,市場持續擔憂美國成長動能和通膨的前景,面對美國新政帶來的不確定性,法人表示,今年以來各國主要股市多處於跌勢,和去年亮麗漲幅南轅北轍,美國資產短期雖落後,但中長期未必永遠處於劣勢。
安聯環球投資美國經濟學家Greg Meier即表示,川普短期的政策可能不利於市場,也使美國資產呈現落後表現,但之後川普政策仍具備潛在機會,都有機會帶動市場表現,另外2026期中選舉對川普相當重要,接下來應聚焦在川普後續政策推動。川普上任後,近期GDP成長預期會略降溫,主要來自於淨出口大幅減少;另一方面,消費者擔心在關稅政策推動下,所面臨的通膨壓力可能越來越高。
短期美國資產表現會略微落後,公債殖利率走低,非美國家可能較有表現;但若將川普僅回到白宮2個月,就被認定可能讓美國經濟成長降溫、通膨升溫,仍是言之過早。
儘管川普短期的政策可能不利於市場,但在此之後的財政支出是有機會帶動市場表現,因2026年期中選舉的結果對於川普政策是重要檢驗時刻,為了讓期中選舉有較好成績,接下來川普政策有機會調整為更支持市場的措施,例如延長減稅或放鬆監管,因此,市場可以將目光聚焦在川普後續可能推出的利多政策,作為分析經濟走向的參考。
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指出,當前金融市場已由近兩年美股內部輪動,轉變為美股與非美股輪動,造成國際資金移動。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中,「硬數據」為實際統計的經濟數據,如企業盈利、就業數據等,目前仍維持一定韌性;「軟數據」則是問卷調查型數據如PMI與消費信心指數,易受市場情緒影響且變化大。
貝萊德智庫在最新一期的研究報告指出,美股回檔讓其原本領先其他市場的優勢稍有收斂,但仍維持對美股的加碼配置。(新聞來源 :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/台北報導)
☞警語:以上媒體報導,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投資前請獨立思考、審慎評估。nStock網站所有內容僅供APP使用教學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