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陳喬泓
(本文為個人研究記錄,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,投資前請獨立思考、審慎評估。)
近幾年存股是市場的顯學,透過許多達人分享成功實例,更推波助瀾存股的熱度,有很多以存股為目地的投資人,偏好買進高殖利率個股,但是殖利率愈高真的代表預期報酬率愈高嗎?
相較於把錢存在銀行,買進7%、8%、甚至高達10%殖利率的股票,確實是比銀行利息好太多,但許多投資人可能忽略了一個重點,配息當天會進行除權息,萬一未來股票持續下跌或沒有回升至除息前價格,即便現金殖利率再高,終究也是一場空。
舉例來說,便利超商龍頭統一超(2912),獲利一直都非常穩健,現金股利同樣也維持穩定增長,但2017年因為出售子公司上海星巴克股權,認列一次性獲利約210億元入帳,使得當年統一超的獲利暴增310億元,較2016年98億元大幅增加215%。因為淨利大幅成長,統一超的現金股利也從去年原本8元一口氣大幅提升至25元。
-統一超歷年股利政策-
獲利及預期配發的股利均創下歷史新高,統一超的股價也從2017年9月波段低點247元開始起漲,並且在2018年3月公布配發配現金股利25元後,股價漲勢一發不可收拾,除息前股價最高來到創新高的378元。
當時有不少投資人因為看上統一超的高殖利率而選擇進場,以配發25元現金股利計算,股價在起漲點247元時,換算殖利率超過10%,即便後來股價上漲至378元,殖利率也仍高達6.6%。
雖然統一超2017年的獲利呈現爆發性的成長,加上超高配息率,市場上以利多消息解讀,但深究其中是因為出售上海星巴克股權認列一次性收益,未來在沒有上海星巴克持續貢獻獲利,除非找到其它新事業能夠迅速填補獲利空缺,否則預期未來統一超的營運成長動能將會明顯趨緩。
隨著公司營運趨於平淡,每股盈餘從2017年的29.83元,迅速下滑至2018年 9.82元及2019年10.14元,統一超的股價也呈現回檔修正,最新股價(12/11)為266.5元,甚至還沒有回到2018年除息前的高點,也就是說,如果你是當時因為高殖利率而追價的投資人,即便已配發三年合計42.8元的現金股利,現階段仍處於虧損狀態。
-統一超2018~2020年週線走勢圖-
當你想買進高殖利率股時,首先要先觀察公司過去的獲利表現,有些公司會靠處分土地或業外收益,使當年度的獲利大幅提升、配息金額高於往年,現金殖利率也一下竄高,此外,有些公司則是將過去累積的資本公積拿來發放,營造出高獲利的假象。
若只是單一年度的股利大增,使得殖利率飆升,並不是好的投資選擇,即便是像統一超有長期獲利穩定的個股,也不宜因為突然飆升的高殖利率,而選擇進場追價。
對於存股的投資人來說,我認為高殖利率並非關鍵,有穩健的殖利率及營運正向的公司才值得入手,而其中最重要的指標便是現金股利逐年成長。
台股其實有不少個股都具備股利逐年成長的條件,像是連結線大廠信邦(3023)、台灣廚衛領導品牌櫻花(9911)、連鎖便利商店全家(5903)、及半導體巨擘台積電(2330)…等。
-信邦歷年股利政策-
比方像是信邦(3023),主要業務為電子零組件製造代工,原本主要以NB連接器為大宗,從2009年後開始逐步轉型,現在已成為橫跨綠能、醫療、車用、工業、通訊等產業的全方位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廠。
隨著獲利持續攀升,現金股利也隨之成長,從2009年每股配發1元,至2020年每股9.08元,EPS連續13年成長,也推升了股價從2008年的最低點7.14元,一路上漲到2021年12月來到298元,累積漲幅超過30倍。未來只要信邦的股利能夠不斷增加,相信股價未來仍有持續向上的空間。
-信邦2008~2021年月線走勢圖-
投資股票主要的獲利方式有兩種,一種是每年配發的股利所得,另外一種是股價上漲所獲取的資本利得。很多存股的投資人會把焦點放在高殖利率個股上,而忽略了穩定且持續增加的現金股利才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根據過往的歷史經驗顯示,當一檔股票的現金股利一年比一年增加的時候,股價的走勢往往會愈墊愈高,你就能夠享受股利增加與股價上漲所帶來的加乘效應!
“會大漲的股票,在起漲前都具備一些同樣的條件,利用這些條件選股,將能事半功倍,提高買對股票的命中率!”
讀取中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