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林建智
據統計,壽險業2024年底國外投資總額約新台幣23兆元,絕大多數以美元計價。近日因新台幣暴力升值,當美元資產貶值,壽險業淨值瞬間驟減,引人擔憂其清償能力是否因此而有所減損?
不論何種投資,必然會伴隨各種風險。尤其在國際衝突、地緣政治、經貿壁壘等多變環境之下,國外投資的風險管理更顯複雜。由於國外投資的資產多半以外國貨幣計價,若業者的負債是以新台幣計算,自然會有資產負債幣別不匹配的現象,若無完全避險,其匯兌損益將會造成財務報表的震盪。
前述疑慮,便是台灣壽險業的國外投資過度集中於美元計價資產所導致。且按「國外投資」之文義,本指「國境之外」的投資,而現行保險法令卻是將外幣計價的投資歸類為國外投資,完全不論是否為境外交易,造成國外投資的部位虛增而衍生許多誤會。學理上,國外投資的「地域風險」與外幣計價投資的「匯率風險」不同,監理上亦有區別,不應混為一談。
事實上,目前壽險業的國外投資大部分沒有即時兌換的必要,性質上屬於未實現之損益波動,並不會立即影響中長期清償能力。若長期觀察,匯率高低仍將以總體經濟與市場供需為依歸,帳面上匯率評價的短期波動,對壽險業的長期財務穩健不具有顯著影響。若以慢性疾病的健康檢查為比喻,醫事單位絕不會因為短期檢驗數據不佳,就貿然斷定受檢者病入膏肓或宣告不治,受檢者之健康與否仍然需要長期的追蹤觀察或持續調養。同理,壽險業的財務體質是否健全,長期以來受到主管機關的密切監控與持續強化,豈能因一時的匯率波動,就妄斷其清償能力已嚴重受損。
退步言之,若真是因為新台幣暴力升值引發系統性風險,許多產業也會遭受波及,其外溢效果更可能會衝擊國計民生或動搖國本,政府自會推出安定方案以資因應,豈會放任保險業單獨承受?筆者以為,強化保險業的財務穩健,本就是保險監理的重要環節,隨著新一代的清償能力制度逐步實施,保險業資本將更為充實壯大。民眾若選擇保險作為保障,就應維持長期的信賴關係,不必因為匯率波動而憂心困擾。若能抱持「手中有保險,心中無匯價」的心態,自然會處之泰然、心境安寧。(本《Smart智富》月刊專欄作者為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、台灣保險法學會理事長、繼耘保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)
延伸閱讀
▶匯率風暴》富邦金、國泰金...重挫金融股、存股族該擔心?金融股還能繼續存?
https://smart.businessweekly.com.tw/Reading/IndepArticle.aspx?id=6019062
▶存ETF有什麼風險?ETF會倒嗎?正2、反2是什麼?買ETF不可不知的大小事
https://smart.businessweekly.com.tw/Reading/IndepArticle.aspx?id=6016420
🚩福兔送財VIP支持優惠🚩
✨ VIP下殺54折
✨ 終身不漲價✨ 只有66組
簡單存股APP邀請你成為早鳥支持用戶
了解更多 -> https://lihi1.com/zczQv
【簡單存股-新手也能輕鬆存好股】
✨產業分類 - 聚焦關注產業
✨存股評估 - 個股體質評比
✨財報資訊 - 找到穩健好公司
✨合理價評估 - 歷史分析股價落點
✨技術分析 - 股價轉折指標
✨個股PK - 快速比較個股優缺
【成為早鳥支持VIP可以獲得什麼】
🔥河流圖
🔥布林通道
🔥VIP專屬主題挖寶
🔥PK升級5檔
🔥自選群組升級5組
🔥盤中走勢
🔥進階到價通知
🔥股東週報
🔥走勢關鍵價
🔥大盤走勢(開發中)
🔥更多的加值VIP功能與服務
期待能與您一起見證簡單存股的未來,
也希望簡單存股可以持續幫助您投資更輕鬆!前往支持-> https://lihi1.com/zczQv
讀取中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