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上很多技術分析教學,常常在 K線圖上畫東畫西,閱聽人看的一蹋糊塗,為什麼這些老師、達人要這樣畫,究竟這些圖形有意義?對於股價趨勢判斷有幫助?這篇文章就帶大家認識基礎的型態學,除了能判斷股價未來走勢,還能算出目標價?!
除了上述的 K線型態外,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 K線所組合成的圖形樣態來判讀股價未來的趨勢,因為我們相信歷史會不斷重演,所以過去 K線如果有過的組合,現在再次出現理應來說也可以找出趨勢發展的脈絡。
所以,只要當 K線走勢出現一種圖形,就可以將之稱為一種「型態」,在技術分析裡就稱為「型態學」。
除了股價走勢外,我們可以用型態的斜率預測未來股價的漲跌速度。此外也可以測量出價格在未來漲跌空間的滿足點。例如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,低點但頸線的距離等於頸線到頭部的距離,因此若底部是 60,頸線約 80,現在股價 85 突破頸線,我們就可以預測股價會到 100(80-60=20為底部到頸線的距離,因此推測股價會在頸線上再加20,80+20=100,此為漲幅的滿足點。)
頭部 |
當價格來到高點且無法創新高,型態上就形成頭部,這時股價已經來到相對滿足點,波段可以逐漸停利,積極的投資者可以反手作空。 |
底部 |
當股價價格不再創新低,並且開始有每個低點逐漸墊高時,就可以偏多看待。 |
頸線 |
將股價的轉折點連線,視為多空的交界,在上升趨勢中,一旦價格跌破頸線,或者是在下降趨勢中,價格突破頸線,都是反轉訊號。 |
接著我們就用上面的概念來介紹四種最常見的 K線組合:
W底是底部型態的一種,當股價跌了一段後反彈,又再度下跌但不破前低,之後股價再度反彈且突破前高,這時 K線圖上就形成一個 W 型,只要第二個股價上漲突破頸線且成交量明顯放大,就可以視為買進訊號。
圖片來源:nStock
M頭是頭部型態的一種,當價格上漲後,會遇到獲利了結賣壓,價格跟著下跌,但股價通常不會只漲一波,會有第二波反彈,當價格又上漲到跟前波高點差不多價位時,前波套牢的人巴不得趕快賣出,因此賣壓再度出現,將這兩個高點與一個低點連線就會形成 M頭,形態上不管是左右兩邊高點一樣高,或是左邊高又或是右邊高,都屬於 M頭。只要 M頭成行,股價下跌跌破頸線,就視為賣出訊號。
圖片來源:nStock
頭肩底通常出現在低檔位置,當價格下跌形成左肩,之後再小幅反彈,接著價格又再次下跌並且跌破前一次的最低點,此時形成「頭部」,當價格在回升到上一次反彈的高點時又出現第三波的下跌走勢,但下跌動能已經趨緩,並且緩步上漲,此時形成「右肩」。
頭肩底就是由「頭」與「兩個肩」所組成,「頭」的位置在型態中較低,當突破頭肩底頸線且成交量放大,這時頭肩底的型態確立,視為買入訊號。頭肩底的底部到頸線位置,大約就是頸線以上股價可能會到的位置。
圖片來源:nStock
頭肩頂型態通常出現在價格波段的高檔位置,當股價上漲,投資人獲利了結後價格回檔,此時便形成「左肩」,後續行情又續創新高,然後又出現一波的獲利了結股價再次回檔,此時形成「頭部」,當股價再次上漲,但第三波的上漲動能已經減弱,且低於頭部的價位,此時形成「右肩」。
因此投肩頂是也是由一個「頭」與「兩個肩」所組成,但頭部的位置高於左跟右肩。頭肩頂一樣可以預估下跌的幅度,由頭部到頸線的距離,就大約是頸線到下跌目標價格的距離。
圖片來源:nStock
以上就是 K線的最後一篇教學,還沒有看過前兩篇基礎教學的投資朋友,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一次吸收完整的 K線知識。上述個股的技術面資訊以及更多技術分析文章,都可以在 nStock 網站中查詢。
※更多文章
你有選股困難嗎?
老是買在高點嗎?
股息愈來愈少嗎?高股息APP升級版
策略選股、企業評比、股價評估 、財報圖表 等功能幫你穩健投資👍
邀請你一同支持高股息升級版 >> https://supr.link/rkVzg【成為VIP享有】
🔥估價法:4種估價+風險係數+法人評等(預計2023/1中旬更新上線)
🔥策略選股:節省找股票的時間(已上線)
🔥挖寶區:基本面、籌碼面、技術面排行榜(已上線)
🔥全面評比:分數愈高,投資愈穩健(已上線)
🔥價值河流:評估企業股價估值與成長性(已上線)
🔥自選群組:升級150檔,完整存股清單(已上線)
🔥財報資訊:掌握影響股價的關鍵因素(已上線)
🔥籌碼資訊:掌握大股東、法人動向(已上線)
🔥布林軌道:找出股價支撐與壓力(已上線)
🔥行情走勢:盤中盯盤(已上線)
🔥訂閱通知:股價、財報,第一手知道(已上線)
【未來還會有】
🔥財報三表、自選組數擴充升級...等
🔥更多的VIP功能與服務
高股息 - 選股 評比 估價 財報 籌碼 通知 APP前往開通VIP優惠方案-> https://supr.link/rkVzg
讀取中....